10月15日上午,由安徽总队地环院承建的“长九(神山)灰岩矿项目矿山边坡生态修复专项工程”项目成功通过完工验收。该项目采用EPC模式开展,创新采用了安徽总队绿色化科技创新成果——挂渣类边坡生态修复工艺,项目分前期试验区块及后续推广区分步实施,项目的治理成效成功验证了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验收组通过现场实地查看+验收审查会的形式,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全面检验。验收组首先实地查看了项目现场7个复绿区块的施工效果,并对植被生长现状、养护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了仔细的查验,在听取项目组汇报并查阅相关资料后,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生态修复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要求,边坡稳定性显著提升,各项生态指标均满足预期,一致同意通主治理区完工验收暨试验块最终验收。

该项目治理区东西向跨度较长且治理区分散,挂渣边坡高差大,施工条件复杂;项目组迎难而上,克服重重挑战,创新采用“矿山挂渣类边坡多层次结构生态修复”施工技术,兼顾生态修复效果与边坡结构稳定性;通过科学划分施工标段、优化班组协作流程,实现各环节高效衔接。此外,项目组建立起“公司级、院级、项目部”三级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安全质量标准。最终不仅如期完成修复作业,更实现了施工全过程“零安全事故、零质量隐患”的目标,为同类复杂地形下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现场施工经验。



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彻底解决了困扰建设单位多年来基建期形成的高陡挂渣边坡治理效果不佳的难题,“神山之痕”的消除为神山矿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形成了一套挂渣类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这既是安徽总队地环院在生态修复领域口碑的再次印证与提升,也为后续市场开拓与业务拓展夯实了核心基础。
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等有关领导、地环院院长、项目组成员、设计单位等相关人员参加了验收。


生态修复A区治理施工前后
供稿:刘明敏
摄影:安徽非矿摄影组
编辑:党群工作部
审核:徐学军、李勇
审定:詹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