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 学习进行时 > 正文

《郭富山》观后感

编辑日期:2020-12-09   点击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和弘扬郭富山精神。12月3日下午,在中建材安徽总队党委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生态文明电影《郭富山》。

郭富山,红嘴山上的新愚公,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全国绽放,不仅仅因为他是一部电影在全国播映,还有他植树造林坚韧不拔、勇敢向前的精神在红嘴山扎根、结果、开花。他响应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凭借一己之力,用汗水染绿了红嘴山,创造出了干山枯岭植树造林的奇迹,树起了绿色丰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许在那个时代这句金句就已经扎根在黄土高原了。

1964年,时年四十九岁的郭富山来到红嘴山,他用生命点燃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郭富山孤独地守在红嘴山上,没有亲人陪伴,他住在自己用手搭建的矮小土房子里,每天早出晚归,累了就躺在土炕上休息,饿了就吃孙女用瓦罐提来的饭食。他每天天没亮就步行5里路去红嘴山附近深达100米的咸水沟挑水,每年下雨他会挖坑积水,下雪他会用背篓背雪。红嘴山上处处留下了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他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耕耘着红嘴山的沟沟洼洼。

在“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黄土高原上,历经23载岁月,郭富山修筑反坡梯田125亩,移动土方4.2万多立方米,栽植各种树木3.8万多株,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用坏了17把铁锹,20多个扁担和水桶,打破了“红嘴山上种不了活树”的神话。郭富山用他勤劳的双手筑夯出了一块块返坡梯田,用他有力的肩膀挑出了一片片绿林,用他那坚韧的步伐踏出了一道道生态之路。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如今我们站在红嘴山上远眺,他当年种植的枣树、杏树、梨树等经济林种和榆、槐、松柏等生态树种巍然耸立在山上。它们都无声地诉说着郭富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1991年7月15日,郭富山塑像在会宁县东山落成,开创了在全国给普通农民塑像的先例。这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郭富山愚公精神的最大肯定。

观影活动结束后,大家深受感动并表示,要学习郭富山同志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学习郭富山同志知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要学习郭富山同志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在今后工作中,在本职岗位上,对标先进人物,坚守“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廉洁从政、不谋私利、恪守底线、依法理财,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