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园地 > 正文

野外实践活动丨“旌”表青年担当 弘扬地质美“德”——安徽总队野外地质项目活动实践日志(第四小组)

编辑日期:2023-12-13   点击次数:
【字体:

       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信中肯定了地质工作的丰硕成果,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为深刻领会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发挥地质工作“三光荣”、“四特别”优良传统,安徽总队组织开展了“传承地质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系列实践活动。


5D71A


       11月11日,第四批野外实践小组来到了安徽总队“旌德县湾里萤石矿普查项目组”所在地,位于安徽省皖南地区的宣城市旌德县蔡家桥镇。到了项目驻地后,项目负责人郑明辉和技术员董运来向实践小组的成员介绍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工作安排,讲解了一些基础的地质知识,并特别强调了在实践活动中最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1月12日早上8点,刚下过小雨,山周围绕了淡淡的薄雾,我们在项目组宿舍集合。出发前,郑工对今天工作所需的发电机、切割机、钻机、地质锤等设备和物品进行检查,而正是看起来简单的程序,却发现了发电机无法使用,多次排查后发现进气阀有故障。经过这次小插曲,我们也深深感受到野外工作中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深深感叹地勘工作者的经验丰富和细致入微。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手拿地质锤跟随郑工、董工向项目地点出发。

       走在并不是“路”的山路上,点点阳光斜射进树林中,清冽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弯弯曲曲的地质路线,都是前期追索接触带、标志层,经过填图工作确定下来。项目办公室里1:5000的工作布置图纸,细细诉说着地质工作者脚下走过的路。郑工边走边沿途普及地质工作的流程及特点,地质工作的特点是“将今论古”,根据今年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去推测几亿年前地质历史上发生的情况,在不断的论证过程中反演地质现象形成的过程,推测现如今的岩层结构。目前旌德湾里萤石项目为普查阶段的槽探环节,山上挖出深3米左右的槽坑,垂直含矿层、含矿带的走向,用半米左右的竹竿立于槽首,标注标号及位置。


95FAB

E982D


       到达工作定点后,切割机在槽内切割出3公分深5公分宽左右的平行线,再利用钻机将其打碎成小块,分区域装袋收集采样,后期再通过化学实验检测矿样的成分。整个槽探工作耗时耗力,对切割、采样的方式流程以及矿样标准大小都有要求,往往一条槽探坑就需要2天的时间去完成这一系列流程。


44EDD


      下午,我们参观了安徽中萤矿业有限公司旌德县凤形山萤石矿和安徽省旌德县龙川矿业有限公司脉石英的采矿场地,有幸去现场接触开采出来的矿石。郑工介绍了萤石矿和脉石英的成分、作用。萤石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₂),结晶为八面体和立方体。该矿物来自火山岩浆,在岩浆冷却过程中,被岩浆分离出来的气水溶液内含氟,在溶液沿裂隙上升的过程里,气水溶液中的氟离子与周围岩石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冷却结晶后即形成萤石。萤石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和建材三大行业。脉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呈乳白、灰白、白色,化学性能稳定。脉石英主要应用于点光源、光通讯、光伏、半导体、光学。到达矿石存放平台,满眼垒成小山的矿石,萤石玻璃光泽,颜色鲜艳多变,脉石英油脂光泽,致密块状,实践小组的成员们纷纷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地质工作就是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揭开地球构造的神秘面纱。

      11月13日一早,我们跟着郑工从丁家岭上山向着角豆山出发,大家坚持安全第一的要则,统一身着工作服和劳保鞋,带上手套、地质锤等用具。实践证明,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摸索前行,全副武装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小心刮到两旁缠绕的扎刺,或撞到突出的竹干尖端等,布料扎实的工作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厚重的劳保鞋尽管有些笨重,却也起到防穿刺的保障作用。


8DF2E


       我们此行的任务就是角豆山填图,当讲到地质填图时,郑工拿出填图日志本为我们上手演示,带我们认识学习填图要素:路线号、点号、点位、点性、描述、产状等,并快速绘制岩性剖面图,讲解生动有趣,令我们受益匪浅。


F5B27


      经过一路穿林打叶,视野逐渐变得开阔明朗,只是越往山上攀爬,有的地方的土质更为松软,攀爬的时候不好着力,需要手脚并用,向两边的粗竹干借力,还要避免抓到枯树,以防踩空滑倒。但是也会遇到没有可以借力的地方,我们只能一路滑行下来,不到一会我们几个女生已是汗流浃背、稍显狼狈,身上全是泥土,再看看同行的郑工身姿矫健、步履轻快,就算再难走的路也可以如履平地,领路的同时习惯性的拿出仪器或进行手工丈量,沿途观察地貌并做好记录,还时不时稍作停驻为我们讲解背后蕴藏的地质知识,长年累月的野外工作使得他们经受得住自然的考验,令我们由衷佩服。

       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我们到达了角豆山的上顶,完成了此次路线的填图,之后一行人往山下到达了蔡家桥镇庆丰村。


F3D96


      11月14日早上8:30,我们一行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这次旌德项目的新地点——旌德县丁家岭大川村。今天由野外经验丰富的丁工丁永坚做我们第四天的“战略指挥”,大家在山脚下的一处村民家集合。上山之前,丁工作为今天的负责人,给我们开了一个小会,简单介绍了一下今天进山的任务、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签订了安全教育承诺书、再将物探的装置设备分配给每个人。


133D6F


       我们每人都分配到了重约20斤的电极,背起来走路都困难,丁工告诉我们,平时他们每个人要背的设备重量比这更重。要知道,在野外的条件本就十分艰苦,上山时除了必要的食物和水,还要背着这么重的设备,当真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对地质生活的艰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1197C8


      上午的任务是进行物探中的电法勘探,也就是根据地壳中各类岩石或矿体的电磁学性质和电化学特性的差异,通过对人工或天然电场、电磁场或电化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特性的观测和研究,寻找不同类型有用矿床和查明地质构造及解决地质问题。丁工说今天带了三根电缆,将电缆铺上山之后,需要人工将电极的一端插入地表,另一端放置到电缆的测量点上。在勘探过程中,测绘院的技术员张磊要拿着测量仪器进行定点,定下每一个测量点的坐标,力求将误差降到最小,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第一条电缆先让两位工人操作,我们在一旁观看学习。先由一名工人按事先测算好的线路将电缆铺上山,另一名工人需要背着沉甸甸的电极在指定的测量点用钉锤将电极一端插入地表,再将另一端电极和电缆对接,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点的测量。在经历了丁工对我们的“一对一教学”后,我们四人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负责一条线路的测量。一根电缆长150米,有30个测量点。这一路上,我们翻过鸡窝、越过田地、爬过陡峭的山坡、还要留意脚下尖锐的竹签。测量时不但要精准对接,还要根据土质的坚硬程度确定电极插入的深度。湿润的土含水量高,导电性较好,所以不用扎的太深,反之如果土质过于坚硬,可能还要浇水。

       由于线路是固定的,所以途中难以避免会遇到一些角度刁钻的测量点,这时我们也要找角度在陡峭的斜坡中完成测量。但这一路上的测量因为有了大家的陪伴我们并不觉得疲惫,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圆满完成了上午的任务。


DBAAB


      我们下了山,在短暂的休整后,于中午12点又上了山。下午的任务主要是和张磊一起完成放线之前的“开荒”工作,山中竹子野草茂盛,需要先将这一路的植被清理一遍,定一下大致的点,给后续的工作定下方向,也方便后续放线收线的工作。我们跟着当地的工人披荆斩棘,在深山中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小路。一路上遇到了雾气缭绕的竹林、比人还高的野草、红艳艳的野果、甚至还有野生动物留下的痕迹。虽然大自然有母亲般的胸怀,但她还是不想因为太多的人破坏她美丽的容颜。所以,开荒过程中的路途艰辛可想而知,我们一起前后照应着前进,前面的人不时提醒后面的伙伴哪里有竹签、哪里的土是湿软的。大家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彼此间的帮助和关心在这深秋寒露之中更能温暖人心。反观张工和郑工,即便手持测绘仪器、手拿地质锤,也能在山坡中身姿矫健、如履平地。而我们小组成员就略显蹒跚,但即便手被刺破了,滑倒了,也没有一个人因此后退,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


88137


       而安徽总队是一个大集体,即使我们身处职能部门工作,也不能忘记野外工作人员的辛苦。这次野外实践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较量,虽然时间较短,但我们学习了矿石知识、了解了地勘流程,亲身体验了物探工作,这一路的感触很多。如果意志不坚定,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地质工作是很难彻彻底底坚持下来的。也可以说,我们地质人都是无惧挑战、不辞劳苦的人。

     《温家宝地质笔记》中说到,“要有自信,不要逃避困难,不要妄自菲薄。要有勇气,凡做一事,定要排除万难,奋勇前行。通往真理和成功的路是崎岖的路,它只欢迎具有坚忍不拔意志的勇敢者。”“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终究会到达光辉的顶点。”正是怀抱着这种大无畏的坚定信念,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风餐露宿、艰苦奋斗、精心钻研,创造了地质事业的奇迹,铸造了地质工作的辉煌,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这几天的野外实践,我们对于地质工作有了一个更加具象化的认知。虽然野外实践项目已接近尾声,但对于地质文化的认同感却在我们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供稿:胡冰、姜睿、熊思齐、葛诚诚

摄影:胡冰

编辑:党群工作部

审核:徐学军、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