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园地 > 正文

野外实践活动丨安徽总队野外地质项目活动实践日志(第三小组)

编辑日期:2023-12-20   点击次数:
【字体: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精神为激励,我们野外项目实践第三小组成员,带着对地质精神的敬仰和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前往芜湖市繁昌区郑冲水泥用灰岩矿勘探项目驻地,深入了解地质工作者日常和总队地勘主业。我们深知,这不仅是一次对地质知识的实践学习,更是一次对“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的深化体验,一次对“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6ECF8


       第一天,我们野外实践第三小组抵达了繁昌区荻港镇。我们的项目部设在附近的一户村民家中。由于工作进度紧张,当我们到达时,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项目,项目负责人段传波在简陋的环境中搭建了投影,精心为我们准备了一场培训。


4D616


       培训内容包括项目背景、目标、现状、进度、环保安全事项以及实践工作的安排和技术要求。段工强调了地形的复杂性和可能遇到的危险源,教导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并提醒团队成员要积极协作互帮互助。在培训的最后阶段,段工再次重申了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他严格要求我们确保安全帽、手套、登山鞋等防护用品的配备齐全,以保障勘查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他强调,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都是本次项目实践成功的基础,大家必须充分重视并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6FE27


       第二天清晨7点,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我们第三小组四名成员怀揣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在段传波的带领下踏上了地质勘查之旅。

       在充满挑战的山路上,我们在段工的引导下仔细观察每一处地质现象。散落的碎石、裸露的岩石和斑驳的树皮都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段工采集岩石样本,向我们讲解了岩石的颜色、质地和结构,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变化规律。他们指导我们识别岩层中的石英、长石和云母,解析了这些矿物如何影响岩石的特性和用途。在他们的引领下,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常见的沉积岩,如粉砂岩、细砂岩,石英砂岩和灰岩,这些岩石的存在为我们揭示了地壳运动和地质演变的秘密。


5DAD4


       我们在山区的9个地质点进行了精准的GPS定位和喷漆标记。我们对地层、构造、岩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了详尽的文字记录。尽管山路崎岖,但在段工的引领与协助下,我们始终保持坚定的决心。无论是穿越狭窄的山径,还是攀爬陡峭的山坡,我们都没有退缩。尽管有汗水、疲劳,甚至偶尔的挫败感,但这些都没有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


A5A97


       今天的工作成果丰硕,我们记录的这些地质笔记对于研究该项目的地质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65DD


       在第三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专注于对钻探岩芯的探究。清晨,项目技术员李桂生对我们讲解了如何对zk42钻孔的岩芯进行了编号,这一看似琐碎的步骤,却是钻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编号,我们为每一段岩心赋予了唯一的身份,确保在后续的岩心处理、分析以及解释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对应的岩心。接着,我们对岩芯牌与现场矿芯的回次、起止深度、长度等信息进行了仔细的复核,确认岩心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保障数据的客观真实。


58B79


       午后,我们投入到zk71钻孔的12箱岩芯的探究中。我们在项目技术员曾俊的指导下统计了岩矿芯的长度,经过精确的测量,共计96.80米。在钻孔原始综合记录表上,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诸如岩石的颜色、硬度、结构、纹理、矿物成分等信息,这些都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矿物组成。接下来,我们借助专业的仪器对轴夹角进行了测量,这个角度可以反映地层的倾斜程度,对于矿床的形成、演化以及矿产资源的评估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这一天的工作,我们的小组不仅完成了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基本任务,还通过岩性描述、轴夹角测量等专业操作,为后续的矿产资源评估和勘探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从实践中学到了,只有对每个细节都严谨认真,才能确保勘探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天,我们计划在8线进行地质剖面编录工作。早上7:30,我们准时抵达当日填图的起始地点——背阴冲,项目负责人段传波和技术员罗贤胜在那里与我们会和。


50B2D


       我们刚好赶上了施工组对ZK71钻孔进行孔斜测量任务。段工立刻带领我们前往机台,实践小组的成员也有幸亲身参与孔斜测量。在段工的指导下,我们分工协作,一人负责计时,另一人记录测斜孔深,完成测斜后读取测斜仪数据。段工根据我们测量的数据,耐心地向我们解释了钻孔天顶角角度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异。


8737F


       八点十五分测量结束后,阳光逐渐强烈,我们开始登山。穿越一片未踏痕的密林,我们跟随段工和罗工寻找道路。在近两小时的行程中,我们遇到了直径约30厘米的马蜂窝、长满尖刺的树枝和会伤及皮肤的毒虫,但我们做好了劳动防护,避免了意外伤害。沿途参观了TC8刻槽采样现场,两组工人分别进行切割、冲击工作,由技术员许祥将采集的样品装袋、编号。看着段工和罗工熟练地在林间穿梭,我们对他们的工作环境有了深刻的理解。


82AD2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稍作休息,开始了下一项重点工作——剖面测量。对于我们这些首次参与这项工作的人来说,很多专业名词都很陌生,操作工具也不熟练。面对我们的问题,段工和罗工都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和示范。在陡峭的槽探里,我们四肢并用才能勉强移动,而他们却如履平地,我们对他们的技能深感钦佩。因此,为了不拖后腿,我们在中午12点的烈日炎炎下,不抱怨,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有的测量地形、基岩、槽底高度,有的测量岩石产状,有的编录剖面数据,高效地完成了8线剖面测量工作。


81790


       这次野外实践虽充满挑战,但每一步丈量出的土地,每一次深入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都让我们沐浴在快乐之中。尽管午餐可能只有简单的干粮,但偶遇的牛羊、竹林中的冬笋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乐趣。当站在高山之巅,眺望着村庄和小道勾勒的自然画卷,我们的心灵被这份热爱所填满,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自然而然地涌现,这一刻,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以段工为代表的一线地质工作者对地质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让我们对那些默默坚守在地质一线的工作者充满了敬意。


4D8C5


       通过这次野外项目实践,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地质精神的力量。这是一种爱国奉献的力量,是一种开拓创新的力量,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力量。这种精神将我们与地质事业紧密相连,让我们对地勘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实现了文化自信自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入学习,弘扬和传承地质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推动安徽总队的发展,为地质事业的繁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供稿:潘若亮、宇燕、宣叶君、刘昊然

摄影:潘若亮

编辑:党群工作部

审核:徐学军、李勇